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

破壞式創新,金融科技的新衝擊

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來襲,在近年全球的金融業、科技業成為最熱門之應用趨勢,例如:純網銀、P2P平台以及行動支付功能等多項創新,造成金融體系的改變與發展。

根據世界經濟論壇(WEF)主要將FinTech分為六大領域,包含『P2P網路申貸』、『虛擬貨幣』、『行動支付』、『群眾募資』、『P2P匯稅』以及『機器人理財』,過去傳統金融需要專門跑到銀行辦理業務,但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之後,民眾未來只要在網際網路上操作,就能完成大部分的業務,你我生活中的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均需要金融服務,在將來透過FinTech提升生活品質。

逗派網路科技總經理林承煒表示,P2P網路申貸可說是近年來在台灣金融業熱門的話題之一,除了讓民眾申貸有了新選擇,更能不受銀行既有的審核條件限制,申貸流程輕鬆且快速,帶給民眾不同的生活體驗,同時也帶來更多的便利性。

金融科技的崛起,不但改變人們對金流的使用方式,也直接衝擊既有的金融體系營運與模式,台灣的金融體系將會積極發展運用及尋求技術合作,以掌握未來進步的新契機。


逗派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
個人資料:林承煒 Sam Lin
現職:逗派網路科技CEO
專長:金融科技、債權管理、資策會FinTechBase金融科技專家、理財規劃、徵信與授信。

文章取至逗派官網:https://www.doughpack.com/site/CompanyNews/NewsDetails.ht?Details=6

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

逗派網路P2P,一個承載共享經濟的普惠金融平台

逗派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,是台灣第一間專為社會新鮮人及青年族群申貸的P2P媒合平台,我們發現這些族群即使都有穩定的打工收入,但只要發生急需資金的情況,並非一般金融機構服務的對象,造成他們在銀行申貸時容易遇到瓶頸,因此專門為這些族群服務解決難題。

逗派網路,創立的初衷是以安全、快速、方便和容易作為營運方針,使申貸者及投資者在平台中達到共享經濟,不僅服務社會新鮮人及青年族群申貸,還能讓申貸者擁有更高的自主權,而投資者只要利用網路平台,就能找到喜歡的案件進行投資,讓投資者享有投資報酬率,賺取未來的穩定收入。

逗派網路科技總經理林承煒表示,逗派對於申貸者有別於傳統徵授信機制,採用全台獨創FIS多點審核,透過非典型的徵授信方式,重複驗證避免網路交易容易遇到欺瞞不實的情況發生,而這樣的機制下,提供的是更全面服務、更貼近的生活模式並且更加嚴謹的審查制度,讓每個使用者都能安心、放心使用平台。
FIS多點審核機制為以下三特點:
FaceBook:社群評分機制。
根據年齡層及社群交友狀態、活動,經過統計分析後,獨創社群評分機制,作為審核評分標準之一。
Identity:身份多重認證。
除身分證與戶政司連線驗證為最新有效版本外,亦有手機簡訊、E-mail等多重確認身份。
Status:資格認證。
根據申請專案以及提供相關文件,證明會員具有申辦專案的資格認證。

在現今政府鼓勵創新科技的環境之下,P2P媒合平台已成為金融科技創新,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,逗派網路科技乘載著共享經濟創新的理念,以安全、方便和快速的機制,達到真正落實普惠金融,作為最終的理想目標。

逗派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
個人資料:林承煒 Sam Lin
現職:逗派網路科技CEO

專長:金融科技、債權管理、資策會FinTechBase金融科技專家、理財規劃、徵信與授信。








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

金融科技開啟新藍海 改變生活大關鍵

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指出,從2016年到2026年,這10年間將會有5個行業漸漸被機器人取代依序是行政助理、機器操作與裝配員、郵政服務人員、銀行出納員以及收銀員,其中就有幾個,與銀行金融體系息息相關。

隨著「金融」與「科技」的結合趨勢浪潮勢不可擋,逗派網路科技總經理林承煒表示,Fintech新創團隊如雨後春筍竄出,過去傳統銀行是人與人、手把手的在處理金融事務,而現今銀行是以人與機器完成一切的服務,舉例來說,P2P就是一個新的金融運作模式,結合申貸者與投資者,互相媒合的網路平台,如此一來金錢的流動就不需要透過銀行機構,網路平台就成為交易行為中的媒合者,在未來傳統銀行的部分工作漸漸地將被機器人給取代。

FinTech是與我們分不開的,只要透過手機連上網路,在任何時間、地點想要開戶、投資或申貸,都能夠快速辦理!連理財都能藉由機器人來協助,因此可以感受到金融科技的發展已然深入影響了你我,FinTech改變我們的生活是不容小覷的。

隨著科技技術、監管制度以及社會轉變,造成一部分的工作消失或轉變,但也因為這樣催生更多的新型人才、創造人類的判斷力和專業力的工作,因此鼓勵人類提升能力與實力,不怕被新趨勢給擊倒!



逗派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
個人資料:林承煒 Sam Lin
現職:逗派網路科技CEO

專長:金融科技、債權管理、資策會FinTechBase金融科技專家、理財規劃、徵信與授信。

原文取自逗派官網:https://www.doughpack.com/site/CompanyNews/NewsDetails.ht?Details=4

2018年7月2日 星期一

逗派 專屬大學生借貸平台

自中古時期的歐洲,麵包即是一般大眾的主食,而原物料「Dough」麵粉更是製作麵包的材料。也因此,當現代人說「I am low on dough.」即引申為「我沒有麵包了」、「我沒錢了」。
在台灣,進駐在台大車庫的創業團隊逗派(Doughpack)即秉持著「When you are low on dough, I give you a pack of dough.」的精神,設立一個專門媒合大學生借貸需求與放款人的平台,希望為「low on dough」的大學生尋覓願意出借資金的放款人。
辭去高薪工作 轉而創業逗派創辦人之一的鄭偉元就讀於台大財金系,一畢業便遠赴香港,進入外商公司——高盛投資銀行工作。赴異地工作初期,為了負擔香港高昂的房租費用,他拿著公司的聘書至台灣的銀行尋求信用借款,想證明自己的還款能力,但卻被銀行告知,因為是他是社會新鮮人,沒有台灣的薪資所得證明,工作也未滿三個月,遂無法給予借貸。最後他只好找身邊好友借錢,順利支付兩個月押金及一個月租金的房租,共約二十萬台幣。進入外商銀行是大部分管理學院學生的夢想,但縱使握有優渥的薪資,在工作了幾年後,鄭偉元卻逐漸意識到,這份工作並不是他真正所想要做的。在工作空檔,他聯絡了畢業自台大經濟系,當時也在外商銀行就職的好友黃威榮,發現兩人均對當時的工作不甚滿意,遂考慮辭職,並開始萌生創業的念頭。
在結束外商銀行的工作後,兩人決定共同創業。以鄭偉元的經驗來說,他們發現社會並不重視職場新鮮人及一般大學生的借貸需求,並忽略了學生的還款能力。部分大學生在求學時有兼任家教、打工、實習的薪資收入,而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有畢業旅行、租屋、汰換筆電或手機等資金需求,他們除了跟父母、親朋好友借錢外,一般公家銀行是不會輕易將資金貸款給學生的。也因此,他們決定從自身的金融專業出發,成立了逗派這個網路平台,嘗試媒合有資金需求的大學生與放款人,一方面協助學生進行小額借貸,一方面讓有閒置資金的放款人將資金借給學生,收取少部分利率報酬。
大陸P2P學生借貸平台亂象逗派是台灣目前專為大學生所設立的個人對個人(Peers to Peers,以下簡稱P2P)借貸平台,與台灣其他借貸平台「LnB信用市集」、「鄉民貸」皆在2016年成立,以亞洲來說起步算晚。中國大陸的P2P學生借貸平台早在2007年便開始發展,但因缺乏管制及徵信認證,部分平台便仿照銀行的營運模式。它們蒐集投資人的資金,並約定以一定期數的利率回饋後,轉而將利率提高,並將資金借給了有資金需求的借款人,以賺取中間的利差。但雙方金錢經過公司帳戶「過水」的結果,若投資人一時抽回資金,或借款者逾期未還款,公司難免面臨周轉不靈的問題,再者,為了令借款人還款,許多公司更是在私下對借款人進行暴力討債、威脅恐嚇等逼迫還款的舉動。
相對於大陸的P2P借貸平台亂象,台灣的《銀行法》嚴格杜絕私人單位進行銀行的操作模式及業務。鄭偉元表示,逗派存在的目的主要是確認借貸者的資料真實性,協助媒合借、放款人,平台只收取部分服務費,借、貸款人的金流完全不經由公司,而是兩方帳戶互通,因此不會有所謂財務混亂問題。

P2P借貸平台營運模式示意圖。(圖片來源/聰明貸款)

借貸資格審查在審查借款資格方面,一般銀行在借款給社會人士時,需調查借款人的「聯徵紀錄」,確定其過去的借貸還款情況。而逗派的主要客群為大學生,過去不太可能申辦過銀行的信用貸款,因此他們的聯徵紀錄往往是一只白紙。在審查借款者借貸資格時,逗派要求借款者繳交身分證、學生證以及存摺影本,並附上自己還款能力的證明比如薪資袋、打工收入的轉帳紀錄等,並在衡量本身償還能力後,自行決定還款期數、利率,交由逗派查證借貸者的資訊真實性與否。隨著平台營運逐漸擴大,在未來,逗派期許能累積使用者線上資料,建立大學生還款的信用分析模型,進一步計算使用者的信用風險,保障放款人的權益。
亞洲文化 對借貸行為的負面觀感在逗派營運初期,鄭偉元甚至擔心不會有放款人願意將錢借給學生,但當平台服務一推出後,卻有許多閒置資金的小資族源源不絕地過來。「我們平均一個案子上去十秒鐘就有貸款人願意放款,有些比較積極的放款人甚至想每個案子都投,這時候我就會建議他們,你們也要做資產配置,不要把很多錢放在這邊。」
在推廣平台營運上,因為大眾目前對P2P借貸平台仍有疑慮,即使逗派獲得台大車庫、金融科技新創基地、台灣新創競技場的認證,許多人仍會質疑平台的合法性;再來,提到亞洲社會文化對「借錢」的觀感,鄭偉元表示「在台灣,大家崇尚的就是存錢,跟日本人很像,那借錢這一塊很容易被大家覺得:『你就是不負責任,你就是沒有辦法管好自己的錢才需要去借錢。』在亞洲社會,借錢很容易被人家皺眉頭,或被人家看不起,所以這種東西很沒有辦法造成社群效應。」目前,逗派主要依靠口碑以及社群行銷的方式,推廣本身的平台服務。


原文取至Google逗派分享: https://castnet.nctu.edu.tw/castnet/article/10870?issueID=653

從Google表單到聊天機器人,逗派P2P借貸平台從零到有的3步驗證

【SmartM解讀】沒有程式能力又缺乏高資本額,逗派從測試市場、技術成長到保守前進,成功經營出全台首個學生P2P借貸平台,並開發聊天機器人推播案件,達到平均10秒內成交的高速媒合。
因應科技快速發展,傳統金融被迫轉型,新興的金融科技孕育而生,P2P(Peer to Peer)借貸平台,由平台擔任媒介角色,協助借款人與申貸人媒合、成交。這類平台在歐美發展尤為成熟,以美國Lending Club為全球龍頭,全美市占率75%,而在台灣,隨著金管會宣布無違法且不管制後,各種形式的P2P平台也逐漸發展。
逗派(Doghpack)以學生族群為申貸人,是台灣目前唯一一間專屬大學生的P2P借貸平台。營運至今10個月,逗派已達1100名會員,核准超過427件申貸案,僅1筆壞帳,逗派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鄭偉元原在香港從事金融業,因畢業之初曾向銀行申貸預繳香港房租遭拒,回台後萌生了學生P2P借貸的想法。然而,缺乏科技技術與大筆資金,逗派如何從無到有?鄭偉元分享自己的創業歷程。

從Google表單起步,用最簡單的方式測試市場

起初用Google表單試營運進行市場測試,沒想到成交筆數每個月翻倍成長。鄭偉元指出,逗派2016年9月開始試營運,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測試市場接受度,當時分別建立借款人與申貸人的Google表單,只要看到申貸表單有人填寫,就寫訊息或打電話給借款表單上的人,契約也是人工用Word手打,那時第一個月只成交3筆,沒想到做到2.5個月,每個月成交筆數都是前一個月的翻倍以上,才慢慢確定P2P平台在台灣有市場。
創業之初是內部的成本緊縮期,低成本驗證是最有效益的方法。鄭偉元提到,創業初期自己看了很多相關書籍,內容大多都鼓勵創業初期不要做到太完美、功能足夠就去測試市場,所以當時雖然每一筆訂單都用最人工化的方式成交,但也讓逗派用最低成本,測試出學生借貸的可行性。

聊天機器人推播完成契約,平均案件10秒內成交

但在第三個月冒出21筆訂單時,逗派就已經忙得天翻地覆。鄭偉元很清楚人工接單並非長久之計,於是在營運第二個月起,便開始自行研究程式,試圖製作符合需求的P2P網站,但還沒學會網站架設,1.5個月製作出來的聊天機器人(Messenger Bot),卻成為逗派有利的協作工具。鄭偉元表示,逗派應該是全台唯一一家建在臉書上的P2P借貸平台,雖說是因程式能力不足建出網站,才使用聊天機器人當救火兵,卻也讓借貸媒合變得更即時、更方便。
現在,逗派透過聊天機器人推播案件,平均申貸案送出不到10秒,就能找到借款人。鄭偉元解釋,案件透過聊天機器人推播,一放上,逗派600位的放款人即可立即收到廣播,就像朋友傳送訊息一樣,借款人可以馬上查看資訊,契約也從資料庫抓取,直接製作成一份符合民法規定的PDF檔,雙方可以直接在訊息內點選同意,契約便成立,所有程序全在Messenger中一「指」解決,借款人不必特地到平台網站,也不需額外下載App。
逗派能夠如此快速地完成借貸案件,歸功於金管會給予P2P的自由。鄭偉元進一步解釋,在民法上,只要雙方意見表示一致,契約即可生效,因為P2P借貸平台不屬金融機構,金管會也表明P2P並非其管轄範圍,所以不像銀行需要簽名、印章,成交自然更快速。

透明化雙方資訊,採保守方式循序漸進地經營

除擔任媒合平台外,逗派不停在借與貸中間擔任平衡的角色,盡力讓訊息透明化。「曾經有位借款人在平台上投資近百萬,我還打電話告知對方這項投資風險很高,」鄭偉元分享,由於逗派並無保本機制,加上申貸者多是沒有正職薪資證明的學生,逗派希望訊息能夠透明傳達,借款人才會意識到風險,如:打工現領工資的學生,逗派會明列申貸人無實際薪資證明,讓借款人清楚瞭解申貸人的還款能力。
不同於多數新創先投入資本再賺錢,逗派先拿到營收才劃分資源。鄭偉元指出,在經營思維上,逗派的作風較為保守,以投放臉書廣告為例,多數企業會依照成效預估的營收決定廣告投放預算,成效好就多投,事後再從營收將資本回收,逗派則是從已獲得的營收去撥預算,如此作法雖比較難在短時間快速散播,但是經營者需承擔的風險較低。

原文取至Google逗派分享:

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

P2P網路平台「逗派」來了,投資理財新策略!

金管會終於已經對外宣布,將成立專案小組,研擬網路P2P平台的開放可行性,除了擔心是否影響現有銀行問題外,其實更加考量的是民間企業已經躍躍欲試了。
什麼是P2P,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詞。

逗派網路科技總經理林承煒說明,P2P(Peer to Peer)是一種投資與借貸互相媒合的網路平台,一方面可以幫助解決有資金需求的小額借貸人,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擁有閒置資金的人,對其進行投資,取得利息收入以及未來本金回收的報酬。

傳統的投資,大多是股票、基金或房地產為最大宗,現在只要利用網路平台,就能找到喜歡的案件標的,而逗派的P2P就是標榜小額投資的新選擇,借貸人會將需要的資金利率及用途,示意在案件的項目上,只要投資人認為符合預定報酬,以及可接受的風險範圍,即可進行投資,以賺取未來的報酬收入。

找銀行借貸,只能靠信用評分?

一般傳統的貸款,只能找銀行借貸,銀行會透過每個人的信用評分,以及收入、家庭環境、還款能力等等情況,給予適當的放貸金額,或選擇不予放貸,所以並不一定能解決有資金需求的問題。

找尋P2P網路平台,未來將是新的趨勢,只要找到肯媒合的投資人,資金及理財就會有更進一歩的選擇。

不只是貸款,投資還更能有保障

P2P業者當然也會慎選借貸與投資者雙方,萬一出現風險,影響的將會是平台業者本身的誠信問題,金管會也會陸續研擬各項法規,在不與現行銀行體制衝突的情況下,保障相關人士的權益之下,提供大眾資金理財管道的多元性,台灣雖然是處於剛起歩的狀態,但相信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金融科技,將會有很大的成長性。


逗派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
個人資料:林承煒 Sam Lin
現職:逗派網路科技CEO
專長:金融科技、債權管理、資策會FinTechBase金融科技專家、理財規劃、徵信與授信。

原文取自逗派官網:

投資理財新選擇,科技結合金融新趨勢

現今有許多的理財方法,而最新的金融科技出現了P2P模式,據了解,以學生校園族群起家的逗派網路科技,就是結合安全又便利的Fintech,透過普及的社群軟體FaceBook完成所有投資、借貸流程,有網路即可申貸,省去跑銀行繁瑣的等待時間。

一般人理財,大多是投資基金、股票等管道為主,而P2P是投資與借貸雙方互利互惠模式,透過投資人分擔一部分,貸款人也分擔一部分費用,上架完成媒合,雙方都能達成需求,成為最新最夯的投資理財管道,也已有許多人開始使用。

金管會已同意協助網路P2P的發展,業者可與銀行就資金保管、金流、廣告、徵審、債權文件保管和委外行銷等六大業務進行合作,是繼監理沙盒草案通過後的另一大措施,也代表政府核可線上P2P交易平台,使用起來更安心更有保障!

逗派網路科技總經理林承煒表示,在現行的逗派P2P模式下,只要透過即時推播,就會讓所有案件確實達到公開、公正與透明化,投資者也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資訊並下標,增加案件的媒合速度,達到共享經濟,投資金額低往往很快就見效,收益較有保障。因此投資金額小、期限短,越能夠即期投入即期收回。


逗派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
個人資料:林承煒 Sam Lin
現職:逗派網路科技CEO
專長:金融科技、債權管理、資策會FinTechBase金融科技專家、理財規劃、徵信與授信。

原文出自逗派官網: